首页  实验室概况  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人才培养  开放基金  交流合作  仪器设备与共享平台  文件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重点实验室在能源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2-01-04 18:55  

近日获悉,重点实验室马连波研究团队在电池体系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与福建师范大学陈育明、吴军雄教授合作,总结了沸石咪唑酯骨架(ZIFs)及其衍生物在碱金属-硫族元素电池体系中的应用,相关工作以“Recent Progress on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Alkali MetalChalcoge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能源类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IF=29.368)。马连波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马连波、吴军雄和陈育明教授,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

碱金属-硫族元素电池体系由于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与能量密度,逐渐成为能源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碱金属-硫族元素电池体系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如硫族单质体积膨胀严重、中间产物的穿梭效应及金属负极不稳定等,限制了碱金属-硫族元素电池体系的实际应用。ZIFs是一种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主要由金属离子与有机分子通过特定结合方式组装而成,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容积大、衍生物组成与结构可调等特点。研究证明,ZIFs及其衍生物是优化碱金属-硫族元素电池体系结构与性能的有效候选。该论文首先归纳了ZIFs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于碱金属-硫族元素电池体系时结构的优缺点;随后,从正极构筑、负极保护及隔膜/介层膜设计等三个方向介绍碱金属-硫族元素电池体系,着重探索了ZIFs及其衍生物的设计理念、构筑方法、形貌/结构修饰策略、组成调控、工作机制与碱金属-硫族元素电池体系的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了目前ZIFs及其衍生物与碱金属-硫族元素电池体系仍然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福建省闽江学者基金、安徽省教育厅基金、福建师范大学人才基金、安徽工业大学拔尖人才基金、安徽工业大学人才引进基金与安徽工业大学青年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同时,致谢各合作单位(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对该工作的支持。

另外,该研究团队以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已在能源领域发表了多篇顶级期刊,包括: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1, 11, 2100770Top 期刊,IF = 29.368);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1, 42, 723–752Top 期刊,IF = 18.808);Nano Research, 2021, 14, 4442–4470Top 期刊,IF = 8.897)。(撰稿:马连波 张林   审核:张世宏)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enm.202103152

 

 

关闭窗口
首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校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