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实验室新能源材料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上发表了题为《Sulfur-Doping/Leaching Induce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toward Boosting Electr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的研究论文。《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21年影响因子为19.503,是工程、材料、环境与化学领域的顶尖期刊(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实验室开放基金获得者陈翔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资助。

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绿色低碳”逐步成为能源发展的新方向,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已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亟待探索和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体系。针对目前工业中Pt基催化剂在HER中催化效率高,但成本昂贵;以及RuO2在OER中是一种理想的电催化剂,但存在成本高、资源少、耐久性差等问题,该论文提出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在泡沫铁表面原位生长一种结构新颖、成本低廉的镍铁基电催化剂用于全水分解。该方法制备的电催化剂,通过调控硫元素的掺杂和浸出可诱导其结构发生转变,显著提升OER和HER电催化活性,在全水分解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为低成本高性能电解水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新路径。(撰稿:张林 审核:张世宏)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1.121030